路由器的2.4GHz WiFi与5GHz WiFi有什么区别? - 印象云

好久不见,终于回归!

路由器的2.4GHz WiFi与5GHz WiFi有什么区别?

近年来购买的家用路由器产品应该都是支持2.4/5GHz WiFi 的,但不少用户对于如何选择接入点不是很清楚。

但实际上多数用户不论连接哪种WiFi应该感觉区别都不大,这个主要是取决家庭环境的布局以及使用方式等。因此对于用户来说实际选择哪种接入点还是综合考虑的.

不想看分析和测试的用户可以直接看结论:

1. 2.4GHz WiFi理论传输速度要比5GHz WiFi稍微慢些,也就是单纯从速度角度考虑5GHz WiFi优势更明显。

2. 2.4GHz WiFi理论覆盖范围要比5GHz WiFi范围更大,   即较大范围的传输2.4GHz WiFi更稳定速度更快些。

3. 如果你是学生党在宿舍使用路由器距离很短那么5GHz WiFi速度更快,  因此适合用这个版本获得更佳体验。

4. 家庭环境内如果隔着墙或者路由器属于中低档的话建议2.4GHz版 ,  因为这种覆盖和传输速度相对更稳定。

理论上的区别:主要是协议不同

WiFi无线网络存在多种不同的协议 ,  而可以同时运行2.4/5GHz WiFi无线网的主要是第四代的802.11n协议。

只能运行在5GHz WiFi下的是第五代802.11ac协议 ,  至于2019年开始逐渐部署的 WiFi 6 当然也只能5GHz。

协议的不同对应的网络链路和速度以及安全性之间也有差别 ,  所以越是新的 WiFi 协议可以看到要求也多些。

当然路由器本身也向下兼容所以即便后续路由支持WiFi 6代,也会同样支持2.4GHz WiFi不影响用户的使用。

综合考虑使用环境选择不同频率的接入点,也就是如果使用环境存在隔墙的话基于稳定性考虑优先2.4GHz。

当然鉴于一堵墙情况下速度区别不是很大因此用户继续使用5GHz也可 ,   但是两堵或以上的话那2.4GHz吧。

学生党的宿舍环境范围较小因此基本不担心穿墙问题,所以这种情况下优先选择5GHz获得更好的传输速度。

注:如果你使用的是高档路由天线较多穿透性更好的话推荐5GHz版,另外宽带大于50M的话也推荐5GHz。

家庭里的投屏问题:

当前多数智能电视附带的无线网只支持2.4GHz WiFi,如果你经常使用手机投屏到电视的话那得同一网络下。

所以在区别不大的情况下考虑使用方便那也优先推荐2.4GHz WiFi,免得每次进行投屏还得切换网络略麻烦。

注:  电脑投屏到智能电视也是如此,通常只有使用相同的WiFi接入点即代表处于相同网络才可以进行串流等。

WiFi联盟宣布简化WiFi名称将以发布顺序用数字进行命名

负责制定WiFi无线网络标准的WiFi联盟目前已决定从下个版本开始对WiFi标准的命名进行更改方便用户理解。

我们知道现在的无线网络标准主要是采用802.11n和802.11ac 这类名称,普通用户看不懂不理解也无法记住。

无法记住这些标准自然也就无法辨别网络设备的先进性,有鉴于此WiFi联盟决定还是采用数字顺序的比较好。

即将发布的为WiFi 6标准:

这个决定目前已经得到通过因此从下个版本开始就这么命名,所以之前的版本也会按发布年份加上数字顺序。

例如即将发布的802.11ax技术将会被称作是WiFi 6代,现在广泛使用的 802.11ac 技术被重命名为WiFi 5代。

再往前推早前发布的802.11n 技术标准被命名为WiFi 4代,这样对于用户来说从数字即可分辨技术的先进性。

选购网络产品时也可以非常轻松的通过不同的数字进行选购,在方便理解的同时也可以帮助用户更好的挑选。

WiFi 6标准带来的技术优势:

即将发布的WiFi 6代虽然还没有正式推出但厂商早已准备好,甚至博通和英特尔已经生产WiFi 6的网络设备。

技术优势上WiFi 6代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以及提高整体传输容量,如博通的产品最大可达4.8Gbps峰值速度。

当然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样随着WiFi技术的提高其实要求也变多,例如WiFi 6需要进行聚波才能达到最佳效果。

聚波指的是 MU-MIMO 技术,由于频率太高WiFi 6代穿越障碍物能力明显下降因此需要对准某个方向接收。

也就是发射方向和接收方向正对着并且中间没有障碍物才最好,这种方式更适合家庭内网的实时媒体流传输。

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,因为技术标准的兼容用户可以选择旧版技术以便获得更好穿透性。

分享